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
  • 综合
  • 休闲
  • 百科
  • 时尚
  • 热点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0 12:33:31 来源:十生九死网 作者:娱乐

      中新社郑州11月7日电 题: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
      作者 经晓佳

      深秋时节,走红走进位于河南巩义的文化宋陵永泰陵,一台收获机穿梭于玉米田间。中国不远处,行千文臣武将造型的年宋石像生静立,与现代农机遥相呼应。陵季历史这幅跨越时空的背后景象,正是和农此前因“石像生守望麦田”而“走红”的宋陵秋收场景。

      宋陵是耕活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陵墓造像群之一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态共这里葬着北宋时期除徽钦二帝外的走红七位皇帝,加上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文化永安陵,俗称“七帝八陵”。中国

      历经千年,行千该陵区仍保存着1027件各类石刻,年宋其中石像生与现代农耕共生的独特场景,已成为热门打卡点。

      春赏菜花、夏观麦浪、秋览高粱、冬品雪景……近年来,现代农耕在千年宋陵上“塑造”出四季皆景的景观,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。其中,摄影爱好者张珍是这一景观的忠实记录者。在她看来,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正是宋陵的魅力所在。

    11月3日,收割机在永泰陵收玉米。罗琳 摄

      事实上,石刻保护需因地制宜。对永泰陵等“田野类”陵区,最大程度保留原始风貌才是科学保护。

      巩义市文物局局长朱星理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,2021年12月,巩义市出台《宋陵保护管理办法》,对八座皇陵实施分类保护:永昭陵进行原址复建,永厚陵打造为文化遗址公园,永裕陵、永泰陵则注重保留历史环境与农耕景观。

      为统筹文物保护和农业生产,2021年宋陵周边3160亩耕地统一流转,由巩义市供销合作社经营。当地结合农时调整作物种植,减少耕作对文物的扰动,同时让文物与土地、农事紧密结合,将宋陵的“活资源”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传承。

      今年10月,永裕陵、永泰陵的高粱成熟季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。当地适时开通“青纱帐里看宋陵”公交专线,并配备专业讲解员。

      “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‘双向奔赴’,反映出民众旅游审美从‘视觉观光’向‘身心沉浸’的转变。”谈及宋陵四季“走红”,王牌智库首席专家上官同君认为,宋陵借麦浪、菜花等元素,将皇家陵寝的宏大叙事融进百姓生活,实现文化下沉。

      在上官同君看来,宋陵四季要想“一直红”,还需在内容上深挖礼制、民俗故事,构建“宋陵故事IP体系”;在体验上结合农事开发沉浸式活动,运用科技让参观者变为“剧中人”;在业态上推动文创、研学、民宿等融合发展,构建“文旅+”生态圈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AI是优秀的“作者”,写的论文很优质?丨中新真探
    • 下一篇:天津企业签下1.1亿美元订单 “智能工厂2.0”项目同步落地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未来三天可能出现地磁暴!有哪些影响?
      • 吴谢宇案二审公开宣判:驳回上诉,维持死刑判决
      • 2023年中国内地大学第三方指数发布,1028所高校入选
      • 广东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 6个月以下儿童要特别注意
      • 酒店预订增超100% 全运会带火大湾区文旅市场
      •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:美国债务危机和滥用制裁将威胁美元地位
      • 写个“差评”就被短信轰炸?恶意代码与隐私数据库竟免费可得
      • 美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通过暂停债务上限的法案
      • 9日搭广州地铁应该如何绕行?官方指引→
      • 广东健儿参加冬奥实现突破 未来将继续推广发展冰雪运动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1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0836元 上调29个基点
      • 百吨冻猪肚牛肉臭味扑鼻!​江门两人涉嫌走私被抓,案值千万
      • 俄罗斯外交部:德国关闭俄驻德4个领事馆的决定破坏两国关系
      • “95后”海疆卫士汪晓龙:以生命守护这片海
      • 中国国防部:敦促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煽宣炒作
      • “女生骂男生偷拍后称认错人” 杭州师范大学回应:正在调查中
      • 东莞一社区干部平均月薪2万?工作人员回应:算中等水平
      • 广东电信手机卡故障没信号?官方回应:网络异常,深表歉意
      • 边城呼玛:雾凇冰排相互映衬 绝美冬景引游人
      • “95后”海疆卫士汪晓龙:以生命守护这片海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,十生九死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